药师经常识网

五代时期五台山佛教

发布时间:2019-11-13 10:24:34作者:药师经常识网

五代佛教通

\

常是指朱温开平元年(907)至赵匡胤建隆元年(960)为止的五十三年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而五台山的五代佛教史,则是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开始割据河东(山西),至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灭亡的八十六年间的一段佛教历史。这是因为其间山西省五台地区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五台县志》说:《五代史.职方》考,代州,唐、晋、汉、东汉有。五台山在五代时。隶属于代州雁门郡。东汉,北汉别名。因此,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法难中的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事及五台山的佛教。所以,五代时五台山的佛教继唐宜宗大中元年(847)复兴佛教以来,虽因兵革时兴,社会动乱,仍然因袭唐代佛教余绪,有所恢复与发展。这是由于五代王朝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扩充地盘,连年征战,加重了对人民的苛敛暴役,而一些人民为了逃避徭役,便遁人空门,剃度为僧;一些战争中的残兵败将,为了苟且活命,也遁人佛寺避难,一些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为了来生免人地狱,也必然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广作佛事,修庙建塔。社会的动乱,生活的艰难,精神的空虚,往往会使人民群众乞求于神灵保佑,因而陈垣先生说:"五季乱而五宗盛。"五宗者,禅宗的临济、伪仰、曹洞、法眼、云门是也。禅宗始于初唐,盛于晚唐,完成于五代之际。禅宗不立文字,不尚义理,提倡单刀直人,明心见性,因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所以,虽经会昌法难,毁废经典,拆除寺像,禅宗还会散居岩阿,在山林平民之中流传。因此,到五代时,临济宗仍然盛行于北方,其它四宗则盛行于南方。而其时五台山的佛教还有华严、禅宗等派,且处于复苏兴起阶段。
第一节 五代诸帝与五台山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926),是李克用的长子,沙陀族人,公元923年一926年在位。皇后刘氏,多智谋,有姿色,善于歌舞吹笙,阿意承旨,深得庄宗宠爱。她"以为出身贱微,逾次

\

得立",是"佛力"的保佑。所以,她"惟写佛书,馈赂僧尼"。庄宗亦因此佞佛尤甚.《新五代史。皇后刘氏》还说:有胡僧自于阗来,庄宗率皇后及诸子迎拜之。僧游五台山,遣中使供顿,所至倾动城邑。于阗是《华严经》的编纂之地,也是六十《华严》译者佛驮跋陀罗的故乡。《华严经》是五台山为文殊道场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因此,五台山与于阗佛教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早在唐代时候,就有于阗僧人至五台山瞻礼文殊圣地。于阗为沙陀族的国土,庄宗又是沙陀族人。因此,当于阗僧人至五台山观礼时,佞佛的庄宗便率领皇后、皇子隆重迎拜。又《旧五代史.庄宗纪第三》曰:同光元年春正月丙子,五台山僧献铜鼎三,言于山中石崖间得之。五台山的僧人向庄宗献鼎,企图取得皇帝支持。五台山在后唐境内。早在庄宗父亲李克用与朱全忠日寻干戈、中原未定之时,就有五台山王子寺僧诚惠凑巧治愈李克用的箭伤,李克用就对诚惠十分尊崇,且赐国师之号和金帛等物。所以庄宗刚刚即位,就赐诚惠紫衣,表示尊崇,并要"大阐真风",弘扬佛教。后又因诚惠自言能够降龙降雨,驱使滹沱河水冲坏关城之事,人皆以为神,庄宗也坚信不疑,还率后妃、诸子拜倒在诚惠脚下,遂使庄宗时的诸臣士庶莫不倾仰台山,尊信文殊,喜欢浮图。《佛:阻统纪》卷第四十二载,同光元年(923)帝诞节,庄宗敕僧录慧江、道士程紫霄人内殿谈论,设千僧斋。同光二年(924),庄宗又诏兴化寺存奖禅师(义玄弟子)人内殿问法,以弟子礼事之。同年,又敕三圣寺慧然禅师人内殿,咨问禅法,敕谥广济大师。同光三年(925)又批准骑将史银枪出家,还赐号无学大师。《册府元龟》卷五十二载,河南尹张全义奏请于"万寿节"在嵩山开琉璃戒坛,度僧百人。在庄宗在位的几年之间,由于帝王皇后、诸臣贵戚的尊信佛教,僧侣们的交接王侯和动乱中的百姓乞求神灵保佑等因,遂使后唐境内及五台山的佛教又有了复兴之象。庄宗时候,佛教泛滥,僧徒妖众惑人,严重影响了后唐的政治、经济;加之国家连年征战,军费开支颇大,因此,庄宗以后诸帝,对于佛教就不是那么佞信了,而是采取了限制利用政策。《五代会要》卷十二曰:天成元年,命以前修盖寺院无令毁废,此后不得辄有:建造,如愿在僧门,宜遵佛法格例,除官坛受戒外,不得私度。长成元年,以诸道州府因应圣节表荐僧道颇多,令中书门下凡有诸处非应圣节横荐僧道,不得等闲申发章表,请行命服师号。天成二年,以僧尼寺院多违条法以为奸非,因因缘请托官府,或依凭佛教惑众诳人,乃下诏令京师、诸道州府县镇,于诸端严加整饬约束。天成三年,令天下大寺及赐有名额殿阁已成就者,名勒住持。其余偏小或屋宇虽多而无佛像者,皆须估价任公私收买,其住持僧委功德使及随处长吏配于大寺安止。如不堪承买者,即拆毁其材木,给付本僧,田地任人请射。限令下十日内并须了绝。如敢迁延及有故违者,僧徒二年,尼杖七十,并敕还俗。官司如有欺庇并行朝典。上述材料表明,后唐明宗时代,对于佛教限制比较严格。到了末帝时代,虽有放宽,但还是以试学业度僧。《僧史略》上曰。清泰元年,凤翔阿阑黎道贤传密教为清泰帝所重,随驾入洛。又有日本大师常为王公大人演密藏。《宋高僧传。可止传》卷七日:先以河北战乱,冯道以车马送可止至洛京,河南尹秦王从荣优礼待之,奏署大师号"文智",于长寿净土院.住持。可止子史该博,尤长律诗,与公卿士人多唱和,有诗篇盛行于世,有《赠樊长老诗》,尤流传人口。《佛祖统纪》卷四十二日。清泰元年,功德使奏,每遇诞节州郡所荐僧尼,当立讲经、禅定、持念、文章议论为四科,试其能否。从之。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其皇后李氏也尊崇释教,"饭僧数万";其子重义,妃子李氏,也信仰佛教,还"落发为尼";韩王王建立,晚年"归心释氏,饭僧营寺"。由于帝王皇后、诸王妃子尊崇佛教,因此,后晋时代佛教沿袭唐制仍隶功德使,且于国忌日宰臣百僚至寺行香饭僧,永为定式;诞节比试学业,则容剃度;天和节道释赐紫衣、师号,天福五年(940)九十二人,天福六年(941)百三十四人,天福四年(939),高祖还敕以汉中沙门可洪进的《2大藏经音义》四百八十卷入《大藏经》。开运元年(944),出帝重贵为高祖资鸿福,敕写《大藏经》,奉安于明圣寺。开运三年(946),出帝又以鸣钟息苦,造钟济苦为由,为烈祖孝高皇帝脱幽出厄,造钟一口,奉安于清凉寺。五台山的佛教,受到后晋诸帝青睐,仍有发展。汉,《五代史》作东汉。《十国纪年》及《资治通鉴》作汉。北汉,历时四君三十年。其中,睿宗皇帝、英武皇帝尤加信佛。《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曰:......盖以翼翼都会,豪右富民,因旧图新。增制惟错。于是乎金人塔庙、老氏宫观,星布于岩石矣。......弥勒阁,内设石像,侍立对峙,容旨温口,其镌磨之巧,代不能及。昔睿宗皇帝再加添设,功用宛然。......驰岭西下,口口约三百,有高寺榜曰天龙,故《易》义云,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上。天龙之名,固其宜矣。今英武皇帝应千龄之运,居九重之尊,比自午象尝以公退休暇,与叔季诸王,方驾接轸,礼谒精蓝,一岁之中,口口口教。上独子东序塑观音像一堂,其内幡花矍盖,供饰之和,靡不严洁,于兹日新,每具斋祷,罔不乾乾惕惕,汗发明诚。所志者延鸿祚于邦家,弭灾氛于区宇,因心爱敬,不忘斯须。......自是洁念,恒切归依,每届良辰,必亲行幸。至壬申岁十月十二日,诏有司于大殿后正面造重楼五间,寻遣良冶铸贤劫,自拘留孙如来已降,铁佛千尊,口范金审,像口口容,光相圆明,等无差别。如是匀分龛室,各安上级。......议者曰,树超世之果,图不朽之功,必依惟睿之谋,宜享终天之禄。......所翼龙华会上,遍睹青莲之相。......铭日:觉皇递兴,大教垂世。成位有期,坏空相继。大哉贤劫,千佛重光。六度万行,轨躅相望。浩劫迢遥,一念可摄。......金像玉楼,伊帝之力。普济苍生,永奠皇极。天龙寺在今太原西南三十里的天龙山上,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四尊。隋开皇四年(584),镌石室铭寺,东一里凿壁为池。北汉英武帝刘继元于壬申岁(972)十二月二十二日命宣徽北院使、永清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范超监修千佛楼,铸铁佛千尊,于广运二年(975)竣工。同平章事李恽撰碑。从碑文看来,天龙寺既有老氏宫观,还有弥勒阁、观音堂、千佛楼。其建筑高大,雄伟壮观,广槛飞甍,丹彩相望。殿堂铁佛,金炉晓炷,玉磬晨鸣,宝函金简,是北汉的著名寺庙,也是北汉诸帝崇佛敬僧的佐证。《国春秋》卷一百五《北汉本纪二》:天会七年(963)冬十月,北汉睿宗刘钧"以五台山僧继颐署鸿胪卿,参预国政"。鸿胪卿为朝祭礼仪的赞导,是国家的主要官员之一。又"天会十四年(971)冬十二月..以僧继颐为太师兼中书令"。太师兼中书令是北汉英武皇帝刘继元授予五台山僧人继颐的官职。可见,五台山的佛教和北汉诸帝尤加密切。因此,北汉时候,五台山的佛教能获得迅速发展。
第二节 山中宰相继颥
明代高僧释镇澄的《清凉山志》说:五台山"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弥布。幽涵神物,?畜泄云龙。萦纡盘据,无非梵行之栖。隐显环匝,尽是真人之宅。"《左传》也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诚然,早在五代时期,五台山的最胜之地菩萨顶上,就出现了一位华严高僧、实业家、山中宰相继颐。继酮(90l一973),俗姓刘,燕蓟(河北蓟县)人,生为将门之子。祖父刘仁恭,有勇有谋,善于事人,爱说大话,曾事幽州李可举,可举攻打易州(今河北易县)数月不下,仁恭献计挖地道,一举成功,军中号为"刘窟头"。后匡氏兄弟相残,他怕惹祸,就投靠了太原军阀李克用。乾宁元年(894),跟随晋王击破匡侍,被命为幽州留后。但他又请命于唐,担任了卢龙节度使。从此,不受李克用的节制,而割据一方。仁恭骄于富贵,穷极奢侈,尊崇道教,喜乐丹药,妄图长生不老。其子守光,为五代时藩将,是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因占父妾,被仁恭驱逐。开平元年(907),自称卢龙节度使,发兵攻陷幽州,囚父败兄,要挟诸镇推己为尚书令、尚父。乾化元年(911),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次年,李存勖遣周威德来攻击,守光因其嬖李小喜叛降于晋,而被攻破幽州,在逃亡途中被擒。于乾化四年(914),同李小喜俱死于太原。继颐因嬖妇小喜免身,逃避于五台山,依真容院果胜大师弘准,披剃为僧。继颐聪明颖慧,性禀知识,在弘准大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经论,潜心研究佛法,并且远诣京师参学,很快学通数本经论,尤精《华严》大经。他每至五顶,都讲《菩萨住处品》,强调五台山为文殊道场。天福二年(937),他又游化于东京,"进晋祖降圣节功德",被命人大相国寺讲解《大华严经》。他为了吸引听众,手执紫檀镂成的如意,使"芬馨满室",善士信徒多以为神,将相王侯皈依信受,所以"四方争为供施",获得布施钱财巨万。于是,他于相国寺讲堂四面飞轩之下,创立石壁,命工镌勒《华严》之经。后归台山,又以"赐赍财施",兴建了"真容院四面廊庑及华严寺楼阁",还塑造了"山龛罗汉三十二堂",并转《金刚经》、《藏经》、真言咒偈数百卷,又每"逢三八普施温汤,设四众无遮粥会七百余会",使五台山佛教自唐代大历以来"未有若斯之盛者也"。五代时候,战乱频繁,王朝更叠。广顺元年(951),郭威灭亡后汉,莲立了后周王朝。同年春正月,刘曼即位于晋阳,史称北汉。北汉为五代时的小国,"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还不及后唐的河东全道.又由于设置朝廷机构,多置节度使,就使财赋供应不足。因而,北汉小朝廷"宰相月俸止百缗,节度使止三十缗,自余薄有资给"。是时,北汉"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逃人周境者甚众"。所以,刘曼即位以后,便因"国用日削"而请继颐出资助汉。继颐本为将门之子,"多智数,善商财利",根本不愿于丛林之中了结此生,遂拜谒了世祖刘曼。曼见师奇表,"特命与诸王为兄弟"。于是,继颐便拿出许多积蓄以佐国用,从而解救了北汉政权的财政危机。倚仗宗教大地主来维持国用,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乾佑七年(954),世祖晏驾,睿宗刘钧即位。到天会七年(961),睿宗诏授继颐为"五台山十寺都监,赐师号广演匡圣大师、鸿胪;卿,参与国政"。鸿胪卿,是掌管礼仪、赞导和郡国计吏等事的高级官员。而继颐还参与国家的军政大事。从此,继颐登上政治舞台,便极力为北汉政权效劳。《十国春秋》卷一百零六《北汉三.定王继颐》曰:五台当契丹界上,继颐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马都",岁率数百匹。睿宗刘钧为了维护以他为代表的河东僧俗大地主的利益,经常与后周、北宋鏖战,因此马匹死伤惨重。为了支援战争,善商财利的继颐就利用五台山开采的银两,购买契丹马匹数百骑,献与睿宗,以供作战,故号为"添马都"。继颐是五台山的僧人,常游华严岭,知道此地蕴藏着丰富银矿。于:是,他就"于团柏谷置银冶,慕民凿山,取矿烹银,官收十之四,国用多于此取给,即其地建宝兴军"。继颐在五台山采矿烹银,一面以佐国用,一面供奉契丹,遂使契丹出兵助汉,战败了后周的围攻,保护了北汉政权的存在。睿宗为了保护财源,还于五台山建立了宝兴军。从此,开始了寺院经营工商业的先河。天会十二年(966),睿宗殂,养子继恩即位,史称少主。少主仍然重用继颐,复加"五台山管内都僧统"。少主在位六十余日,被霸荣杀死。同年十一月,睿宗又一养子继元即位,是谓英武帝。英武帝美风仪,善谈论,颇通禅学。当居潜坻时,常假继颐的紫檀如意,每次接待僧人都要顶帽具三衣,秉此挥谭,名为"握君"。又"继颐知后宫多内宠,献首饰数百副",争取得到帝、后宠信。遂于天会十四年(968)冬十二月,英武帝以功授继颇为"大汉国都僧统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太师即辅弼国君的三公之一,位在太傅、太保之上。中书令即宰相。僧人为宰相,开了政教合一的先河。《广清凉传》卷下《继颐传》曰:以伪天会十七年正月十二日,迁灭于五台山口萨院,享年七十有三,僧腊三十有二。诏伪谏议大夫杨梦申撰神道碑铭,立于院之西北,门人收灵骨建塔。继颐于天会十七年(971)正月十二日迁灭于五台山菩萨院(今菩萨顶)。迁灭不同于迁化,有消除之意。这是因为,"英武帝御下最刻,臣下稍有忤意,必族其家。其被杀者,自故相张昭敏以下,不可胜纪"。继颐和诸王镐、羹、锡、锴、铣为兄弟,于英武帝皆为诸父"英武帝用群小谮,幽之别室,未逾年俱瘦死"。继颐很可能亦同继钦一样,"但事先帝,岂肯为我尽力邪"等因,受到诸王之案牵连,避罪于五台山后,复被杀死的。杨梦申所撰《定王继颐神道碑》日:"十七年继颐卒",末署"广远元年,岁次甲戌,九月丙午朔"。@时隔一年八个月,才追封树碑的。显然,这是英武帝考虑到继颐历佐四君,功劳影响朝野之故。继颐是五台山华严宗的高僧兼实业家,又是北汉王朝的山中宰相,有维护北汉政权长达二十余年的汗马功劳,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僧人。
第三节 佛教宗派
五代十国时期是继我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又一个纷乱之世。纷乱之世的人民强烈渴望安宁,而佛教则是一个脱离尘世的避难所,引诱人民进入极乐世界的世外桃源。因此,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群众,不是乞求于佛菩萨的保佑,便是纷纷遁人空门;处于争权夺利中的统治阶级也妄图获得佛菩萨的冥助,扩充地盘,麻痹人民反抗,所以也对佛教尊崇利用。因此,纷乱之世,佛教易于流行。而五台山的佛教。既没有受到世宗灭佛的损失,还得到唐、晋、北汉诸帝的扶植,又出现了一些交接王侯、玩弄宗教迷信、掌有宰相之权的高僧,所以五代时期五台山的佛教得到了恢复发展。其间,佛教宗派有华严、禅宗、天台等宗,其特点是佛教向世俗化的75向发展,也出现了诸宗合流倾向。华严宗 是以《华严经》而得名的一个佛教宗派。《华严经》又是五台山为文殊道场的经典依据。因此,华严宗就成了五台山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 自唐代华严四祖澄观国师在五台山著书立说、弘扬华严以来,五台山就成了中国著名的华严圣地,《华经》也就成了五台山僧人的必修课程。到五代时候,五台山上研习《华严经》的著名高僧有后唐时代的诚惠和北汉时代的继颐。诚惠(876-925),俗姓李,蔚州灵丘(山西省灵丘县)人,因家近五台山,父母信佛,于二十岁上诣五台山真容院,为华严大师法顺披剃。他先学《毗尼》,后游林泉,曾结庐于东台东南百里的毒龙池畔。因他自言能够降伏毒龙,故其徒号曰"降龙大师"。后受王子寺湛崇等僧的邀请,当上了该寺住持。他于工作之余,学习内外典教,恒转华严,弘扬"一真法界"的思想。他还发誓曰:"以我捧经之手,救彼苦难之人。"弘化度人,拔苦救厄,成了名闻朝野的著名高僧。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北方强盛的就是宣武朱全忠和河东李克用。朱全忠(852912),原名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午沟里人。"家世为儒,祖信,父诚,皆以教授为业",出身于没落的小地主家庭。其先与兄朱存俱人黄巢起义军,历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等职。因屡败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数请黄巢发兵援助,但黄巢不应,遂于中和二年(882)降唐。僖宗拜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因为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历任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他相继吞灭了秦宗权、朱琯、朱瑾等封建割据势力,又和宰相崔胤合谋,击败李茂贞,尽诛宦官,挟持唐昭宗至长安,旋又迁至洛阳。又遣将杀死昭宗,拥立李祝为帝.开平元年(907)废梘自立,建国曰梁,定都汴梁,史称后梁,改名朱晃。公元907年一912年在位。在位期间,改革唐末弊政,与李克用连年用兵,相互残杀。李克用(856-908)。本姓朱耶氏,出身于内迁的沙陀封建贵族,父亲国昌,本名赤心,为唐末朔州刺史。咸通中,因讨伐庞勋有功,人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名为国昌。李克用也因从征讨伐有功,授为云中牙将,军中目为"飞虎子"。唐乾符三年(876),李克用因于大同发动兵变,杀死防御使段文楚等,被唐军驱逐于塞外。但因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而被唐僖宗诏免其罪,出任了雁门节度使。雁门领忻、代二州,所以世代崇佛的李克用也尊崇五台山的佛教。后又因诏讨黄巢起义军立了头功,僖宗又复命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朱全忠本来是唐朝藩将,但因争权夺利的藩镇之争,自上源驿事件之后,愈演愈烈。《宋高僧传》卷二十七《诚意传》载:武皇与梁太祖曰寻干戈,中原未定。武皇中流矢,创痛楚难任(忍),思忆慧师,翘想焚香,痛苦乃息,遥飞雁帛,远达鸡园,命下重峦迎归丹阙。武皇躬拜,感谢慈悲,便号国师矣。武皇是李克用的谥号,梁太祖即朱全忠的庙号。朱、李争夺中原,日寻干戈。在一次战斗中,李克用被散箭射中,伤势颇重,痛楚难忍,遂翘想焚香,祈求文殊保佑;且致书五台山,命下迎请诚意至都城太原,躬拜慧师。慧师为武皇创伤早愈,大作法事,祈祷文殊冥佑,乘机向武皇讲述文殊灵迹,宣传宗教迷信,凑巧武皇伤痛渐愈,遂赐诚意国师之号、金帛等物。后乞归五台山王子寺。由于诚慧巧遇治愈武皇箭伤,因此,百姓以为他是精"通皮、骨、肉三命"的神僧。所以人人归向,"声名渐远,四方供馈,不远千里而至";"九州之珍宝皆来,百寺之楼台普建";"金峰显耀,玉树相依",遂使五台山佛教在皇权支持下又一次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同光元年(923),庄宗即位,闻师之名,遂制书并赐紫衣。书云:师鹫岭名流,鸡园上哲。精持护鹅之戒,弘宣住雁之谈。潜括三乘,深明四谛。忍草长新于性苑,觉花不染于情众。尽继玄踪,为百姓之甘霖,作空门之标格。朕方兴景运,大阐真风。直旌精行之名,以奉无为之教。崇号广法大师,兼赐紫衣。但诚意固辞不受,庄崇又续降敕劝曰:爰遣内臣,远班成命,师号既旌于道行。紫衣无爽于受持。久属当人,匪宜多让。庄宗继承李克用的祟佛政策,也尊信诚慧,制书施礼,赐予紫衣,以示嘉奖.《新五代史》卷十四《皇后刘氏传》曰;有僧诚惠,自言能降龙。尝过镇州,王铬不为之礼,诚惠怒曰;"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常山之人,皆鱼鳖也。会明年滹沱河大水,坏镇州关城,人皆以为神。庄宗及后率诸子、诸妃拜之,诚惠端坐不起,由是士无贵贱皆拜之。诚惠玩弄宗教迷信,以妖惑人。庄宗后妃、诸子不认识他的鬼蜮伎俩,佞信不疑,拜倒在神权之下,遂使后唐境内佛教盛行,迷信活动泛滥,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旧五代史》卷七十一《许寂传》载;同光时,以方术著者,又有僧诚惠。......自云能役使毒龙,可致风雨,其徒号曰降龙大师。京师旱,庄宗迎至洛下,亲拜之,六宫参礼,士庶瞻仰,谓朝夕可致甘泽。祷祝数日,略无微应。或谓官以祈雨无验,将加焚燎,诚惠惧而遁去。及卒,赐号法雨大师,塔曰慈云之塔。同光三年(925),京城地区大旱,庄宗自邺城迎请诚意到洛阳祈雨,经过一个月的烧香叩头,老天爷也滴雨无验,遂使庄宗等人看透了诚惠的骗人伎俩,及将焚烧,诚惠惧而逃走,后于同光三年十二月吓死于五台山王子寺。天早雨涝,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驾御不了自然灾害,往往以为神鬼作祟,因此就祈求于鬼神佛力。狡猾的诚惠佯借菩萨佛力,欺世惑众,一而再,再而三,结果暴露了宗教迷信的本质,给了人民群众一个历史的深刻教育。禅宗 顾名思义,是以"坐禅"为宗的佛教宗派.其实,根本不然,从它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开始,就是反对和废弃坐禅的。它们提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又名佛心宗或心宗,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派。五代时五台山的禅宗继唐代以来,虽经会昌法难,但其损失不大,仍有发展。其时,它的特点是以禅为主,兼学诸宗,从事实业活动,如五台山真容院的匡嗣大师就是一个著名禅师。匡嗣(?-944),姓李,太原文水齐风村人,幼年慕道,不乐世荣,倾仰台山,遂依真容院法威大师剃度为僧,学习《金刚》、《华严》诸经律论。后来,他杖锡南方,遍参知识,"求禅法历于年稔",学通内外,博究禅律,传法度人,开众耳目。天福三年(938)。匡嗣游历于湖南,拜谒了伪国主王公。师盛谈文殊金色世界的景观、传说,宣传五台山的佛教,遂使王公施茶盈万,且遣使送至台山,分给诸寺兰若。天福八年(943),师又游化于吴越,谒见了尚父元帅钱王。谈经论道,雅合王意,遂施台山文殊大士一万圣众的供物香茶、银钵盂、锁:尹万副、茗舛百笼,分给台山寺坊兰若。后归台山,在真容院徒众的坚请之下,主领僧务。其后,又补选为僧官,管理台山寺院。厥后,晋朝又命为都纲,典统山门,赐号"超化大师"。匡嗣在台山前后一十五年,兴修佛寺,供奉众僧数过百万。后于天福九年(944)九月五日迁化,门人起塔供养。天台宗 是天台山智颤大师于隋代创立的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因它尊奉的主要经典为《法华经》,故又名法华宗。法华宗自唐代志远法师于五台山弘扬盛行以来,久传不断。五代时五台山真容院的光屿法师仍然弘扬"一心三观"、"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宗旨。光屿法师(895-960),姓韩,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东)人。屿师幼读儒书,有佐国治民之志。但因家近五台山,受到僧人引导,于二十岁上投真容院法威披剃为僧。屿师在法威大师指导下,学习研究《净名经》等佛教典籍。后诣太原三学院听习经论,钻研义理,涉乎寒燠,学业优异,遂于三学院主讲《维摩》、《上生》二经。《维摩》是后秦鸠摩罗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上生》是宋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二经的主要精神是宣扬佛国净土信仰,提倡宗教生活世俗化和世俗生活宗教化。它反映了五代时佛教世俗化的趋势,屿师强调学习佛经要"依于义不依语"。①这是因为"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田语言文字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巨大的稳定性",是人们认识事物、交流思想的工具。又因客观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发展变化的,而语言文字却比较稳定,故不该执著不放,死板教条,乱搬乱套。《维摩诘经》夸大了事物的不稳定性,否定了概念的质的规定性,这是不对的。屿师在太原讲学以后,返归台山,潜心研究《华严》,宣扬《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思想,弘法化人,名闻丹禁。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石敬瑭敕赐紫衣。明年,又赐屿师"通悟大师"之号。自后十八年中,光屿大师设斋供僧有百余万人。天会四年(960)十月逝世,塔于东峰之下。光屿大师是五代时五台山潜心研究佛学的著名高僧,他以《法华》为宗,兼研其它佛教典籍。这是五代时五台山佛教的一大特点。它反映了佛教诸宗合流的趋势。
第四节 敦煌宝库中的五台山资料
敦煌在今甘肃省西部、党河流域,距新疆于阗不远,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站,也是佛教由陆路传人中原的必经之地。五台山的开山圣典《华严经》是在于阗一带编纂的,也是经过敦煌、长安、洛阳等地传人五台山的。所以,自北魏五台山成为研习《华严经》的圣地后,来往于印度、西域与五台山的僧人就大多经过此地。因此,在敦煌宝库中,就存留下许多有关五台山的资料。据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和王进玉先生及兰州大学杜斗城先生提供的资料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五台山的文献资料,一类是有关五台山的石窟艺术。现简述如下。一、文献资料据敦煌藏经洞文物目录统计,有关五台山的文献资料约有70多个编号,其主要内容有诗、赞、曲子词和行记、地理文书及其它三个方面。一、诗、赞、曲列词《五台山赞》,该文献共有二十个编号:即S.370(2)、1453、4039(2)、4429、5456(2)、5473(2)、5487(2)、5573;P.2483(3)、3563、3646(5)、3843(2)、4560(2)、4608背,1625、4647、4805背,北图碱字18号,列D九0278、1009号。在这些编号中,只有S。4039(2)、4560(2)前题"五台山赞一本",大部前题"五台山赞",而P.3645(5)、P.3843(2),列D九0278、列D九1009,北图碱字18号几个前题"五台山赞文"。有的无标题并且前面或后面残缺不全。如P.3563开端残缺,P.3843(2)、P.4560(2)、P.4608背、P。4647、P.4805均为不全之残本。唯有S.1453为《光启二年(886)社可转贴》。转贴前有《五台山赞》一行,后有二行,这件随于杂写文献只提供一个抄写《五台山赞》的年代而已。藏于苏联的两件《五台山赞文》,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直到台湾黄永武博士主编的《敦煌宝藏》于八十年代问世,在第140卷中的"敦煌遗书散录16欣赏篇"中,才将收藏于苏联列宁格勒亚洲人民研究所的敦煌卷共廿四号,计三十七种,作为该篇附录刊布,在附录中就有两件《五台山赞文》全文。《五台山圣境赞》该文献有三个编号,即S.4504(3)、P.4617、4641号。其中以P。4617为最完整,前题:"五台山圣境赞、金台释子玄本述",全卷40行,字迹较清楚,开头为赞大圣真容,后有东、北、中、西、南五台.P.4641则题"五台山圣境赞一本"。S4504(3)残存共五行:前面有"七月六日午时向东礼拜除罪三万劫五台山圣境赞,金台释子玄本述"。然后是赞大圣真容七言(共八句诗),后有"僧手记"三字。《五台山曲子》共有五个编号,以原件保存完好的程度为序,分别是P.3360首题:"大唐五台山曲子五首,寄在苏没遮",书25行,首尾完整。S。467首题"五台山曲子六首",书19行,首尾完整。S.2080首尾缺,书21行。S.2985(2)首题:"道安法师念佛赞文",现存上北台、上东台、大圣堂三首,共工2行。S.4012,书u行,缺前五首,残存上南台第五,后附"北五台寺名:华严寺、竹林寺、金阁寺。南台:佛图寺、零溪寺、法花(华)寺、佛光寺、福圣寺、清凉寺、王子寺",题记:"天成四年(929)正月五日午际孙口书。"关于六首曲于的排列顺序,从现存五件遗书来看,P.3360、S.467二卷的顺序都是大圣堂为首,依次为东、北、中、西、南五台。S。2080大圣堂之后为中台,其次为东、北、西、南。S.2985第一为北台,第二为东台,大圣堂第三。后三台残缺,应是中、西、南。S。4012只存最后一首南台,前五首次序不详.据P。4617《五台山圣境赞》开头为赞大圣真容,后题五台以东、北、中、西、南为序。与P.3360、S.467二卷《五台山曲子》的排列顺序相同。以上二十八件敦煌遗书,虽然原件上有三种名称,但并非内容各不相同,特别是(工)与(2)体例上相同处较多,但亦非内容完全相同,就以《五台山赞》来说,虽然二十件文献题名相同,但内容却有很大差异,如果细分可有三、四种之多。有的题名内容相同,只有个别词句有差异,但系同一文献的不同抄本。例如,《五台山曲子》就是几个不同抄本。有的则是将一文献人为地分裂为二。P.3973、P。4648、S.367《往五台山行记》,后两卷有某僧自怀州到太原的行程及太原到五台山行程的记载,历述日行程,所经州郡、驿站、关隘、村落、寺院等情况,是研究山交通地理、佛教传播的珍贵文献。如P。4648号记载石会关分石会(疑为岭)关、北石会(疑为岭)关,其他史籍中都没记载。P.4648、S。397关于太原各寺院盛况的记载,是研究太佛教的第一手资料。P.3978号遗书残存六行,附记于《千字注》之前,记载敦煌一僧人自戊寅岁从沙州出发,由朔州经门关人代州,游历圆果寺后到忻州。游历仁泽、铁佛诸寺,于月二十日到了五台山,住了十余年,于辛卯岁返回沙州。反了唐五代敦煌僧人礼五台山,除取道灵、邯、京兆、东京,自南人五台山外,还有经晋习匕达五台山的道路。P.3931《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札记》夹杂在五代甘州鹘国的49件汉文书启公文中,记载了印度的普化大师自中印至五台山游历各寺的逐日情况,详载各寺院及名胜古迹方位,是五代时期五台山记事的孤本佚文。S.529《诸山圣迹志》是五代后唐时一僧人游历各地州郡名山的记录,记载了太原、五台山等所经各地佛教寺院、僧尼等的情况。记载了许多节镇统州县数,可证史、补史及纠史之误。其中关于各州相距里程的记载;可与《元和志》、《元丰志》相印证。关于各地风俗、经济、物产等记载可补史书不足。还有许多古地名,为地名考释提供了新的依据。S.5981保存了智严在沙州巡礼圣迹后写的留后记.文中有"大唐同光二年三月九日时来巡礼圣迹,故留后记,鄘州开元寺观音院主临坛持律大德智严,......智严回日,誓愿将此凡身,于五台山供养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焚烧此身,用颂往来道护卫之恩,所将有为之事,回向无为之理,法界有情,同证正觉......"说明智严于三月初来到敦煌,准备东归,入五台山供养文殊菩萨。S.6551《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是一位高僧于五代中期在甘州讲经时用的文本,其开头部分,述说了这位高僧的行迹:"......东游唐国华都,圣君赏紫承恩,特加师号,拟五台山上,攀松竹以经行,文殊殿前,献香花而度日。欲思普化,爱别中华,负一锡以西来,途经数载;制三衣于沙碛,远大昆仑。亲牛头山,巡于阗国。更欲西登雪岭,亲诣灵山......"这位最后住锡甘州的大师,东攀五台,西登牛头,往来巡礼,讲经传法,可以说是中原和于阗间文化交往的一位辛勤使者。P.3718号遗书中有长兴二年(931)所写的《唐河西释门故僧正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兼阐扬三教大法师赐紫沙门范和尚写真赞并序》,其中称他"每虑坯躯虚假,翘情礼于五台.圣主遐宜,对诏宠迁一品,每攀昆峰灵迹,愿顶普贤神踪,跋涉关山,恂求如来胜会"。"东游五岳,奏对朝天;西通雪岭,异域芳传;于阗国主,重供珍琏"。P.2782第73-80行是一篇用于阐塞语字母和正字法拼写的藏文信札,信中讲到:"贱仆今在途中,以求巡礼大圣文殊师利,(且礼敬)圣者释迦,天上之天。"此处虽未明确提到五台山,但以遗书保存于敦煌来看,很可能是一位前往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的僧人留下的文字。三、其它:敦煌遗书S.513、1048、1456、2181、2573、2637、2956、3079、3094、3348、3361、4168、4209、4353、4551、5319及P.2195、2644、3278等遗书,大都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準经>)诸卷等佛经。在这些佛经中都有抄写纪年题记,纪年时间为公元671-678年,其中记载了太原寺。例如:S。513《金刚般:告波罗蜜经》中题记:"上元三年(676)闰三月十一日左春坊楷书欧阳玄愆写,用纸十二张,装潢手解善集,初校书手萧棉,再校书手萧棉,三校书手萧伟,详阅太原寺大德神府,is阅太原寺大德嘉尚,is阅太原寺主慧立,详阅太原寺上座道成.判官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德,使朝散大夫守尚舍奉御阎玄道监。"S.397《往五台山行记》中曾记述了大安寺情况,并记述了寺内各.院主讲大师。其中有:"大德内殿供奉慧胜大师,赐紫澄漪。"另"有寺主大德赐紫讲《维摩经》及文章怀真"等语。P.2310《四分尼戒本并序》题:"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可见,这些佛经题记也是研究太原及五台山佛教的珍贵资料。二、石窟艺术1.文殊圣地一一五台山图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自北魏起已受佛徒景仰,不断前往巡礼供养,留下无数圣迹。《五台山图》也属于佛教史迹画范围。它出现于唐代。《古清凉传》卷下载:"唐龙朔年中(66l一663),频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行圣迹。......赜等既承国命,目睹佳祥,具已奏闻,深称圣旨。于是,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赜又以此山图为小帐,述《略传》一卷,广行三辅云。"而<<五台山图》在敦煌石窟的出现,始于吐蕃统治敦煌之后,这和史书记载完全一致。《册府元龟》卷五十二记载:"穆宗长庆四年(824)九月甲子,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 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山在代州,多浮图之迹,西戎尚此教,故来求之。"前述P.4648《往五台山行记》中也有巡礼之人在太原画《五台山图》的记载:"......二十四日卯时发行三十里,南桥受供养,又行十里到太原城内,大安寺内常住,库安下,二十五日前衙参太傅。二月二十八下手画台山图。二十九日长画至终。"五台山传播于西域,必须经过敦煌,而三辅地方又在敦煌背后,因此河西佛教要地的敦煌莫高窟中便也绘制了五台山图。据初步调查统计,莫高窟和榆林窟中共有八幅五台山图,现列表如F:
吐蕃时代所建的第159窟、222窟、237窟、36l窟等窟帐形龛内外的屏风画小型五台山图,应是唐代"广行三辅"的"五台山图帐"。小帐即小障子,也就是屏风。最早出现的中唐五台山小帐较简单,如第159窟,图绘四座山峰簇拥着高耸人云的文殊圣地一一中台。文殊菩萨乘狮子坐在冉冉:升起的中台彩云间,山间有表示圣地的佛塔寺庙,信徒和尚等往来朝拜。五台山之后,峰峦起伏,有深远空旷之境。值得注意的是,中、晚唐的四幅都是在窟内对称的《文殊变》和《普贤变夯的下方出现的小型屏风画,第222窟和第9窟虽不在《文殊变》下面,但这两窟的东壁门北都有一幅《文殊变》。画这六幅小帐的构图大都与第159窟的相同,五峰耸峙,道路通连,是构图完整的青山绿水。说明中晚唐的五台山小帐是采用相同的粉:本绘制的。敦煌石窟中保存的中晚唐至五代的八幅《五台山图》,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文殊堂"一一61窟中的那一幅。它不仅是莫高窟数一数二的大画,现存最大的形象地图,而且又是一幅山7Y.人物画。画的上部是五台并峙,正中一峰最高,榜题"中台之顶",两侧四峰均有"南台之顶"、"北台之顶"等题记。图的下部两端画两座大城:一为五台县城,一为河北道镇州城。中部山峦起伏,川流纵横,道路交错,其间遍布寺院和塔庵,大大小小约有:六、七十处之多。图中各种建筑,就达170多处,而且是唐代建筑的式样。其中大寺如"大法华之寺"、"大佛光之寺"、"华严之寺"、"大清凉之寺"等16所,比日僧圆4《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说"五台十_2寺及诸兰若"还要多。其中榜题中的"大佛光之寺"至今实物犹存。古建专家梁思诚曾按图索骥,:庄五台山找到了这座寺院的佛光寺大殿。图中人物众多,不仅:有朝拜的、送贡的,还有大量现实生活中各阶层的人物及生产.生活场景。因此,它是一幅人文地理名胜图。榆林窟32窟的《五台山图》至今鲜为人知。该窟东壁南北两侧为《汇殊变》和《普贤变》,经变周围是以《五台山图》为背景的朝贡礼拜场面。山间有表示圣地的许多佛塔、寺庙。其中北侧能辨认的榜题有;"照饶光明塔"、"虚乾山施化口(疑为法)塔"、"蔺于口化身塔"、"佛口(疑为光)塔"等。南侧能辨认的榜题为:"北台口口龙宫"、"光明塔"、"东台第口口迦"、"西台口口口"、"化身塔"、西台口口口"等。山中还有信徒、和尚等往来朝拜之人。在文殊菩萨座下彩云中有五龙,旁有一标题,仅能辨"五口口口"。该窟《文殊变》中的《五台山图》比中晚唐的场面多一些.2.文殊变、新样文殊、文殊堂唐代以来,随着西北地区文殊菩萨信仰的日益高涨,敦煌石窟,特别是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壁画中就出现了《文殊变》。莫高窟的《文殊变》始于初唐建中二年(781),吐蕃据有沙州以后更为盛行。据记载,长庆四年(824)吐蕃统治者曾派专使到中原唐王朝那里求《五台山图》。据调查统计,莫高窟共有《文殊变》132幅,其中初唐5幅,盛唐3幅,中唐24幅,晚唐32幅,五代29幅,宋代工4幅,西夏2l幅,元代4幅。莫高窟中初唐最早出现的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及其侍从,大都画在佛龛帐门两侧,他们是释迦的胁侍,文殊驾青狮,在佛左侧"司智";普贤乘白象,在佛右侧"司理"。正如《妙法莲花经》中《普贤行愿品》所述:"供养守护,安慰其心。文殊、普贤画在帐门两侧,即示守护之意,文殊、普贤相对出现,如331窟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飞天托脚,天人奏乐,蓝天白云,飘洒自如。盛唐时代画于东壁门洞南北,文殊、普贤在诸天护卫中乘彩云飞行于江海之上,画面上部,有波澜壮阔的水面和远去的山峦树木。中晚唐时代的文殊、普贤,画面曰益扩大,人物众多,结构谨严,出现了驯狮牵像的"昆仑奴"。如榆林窟中唐25窟中,文殊下方的昆仑奴手握缰绳,摆开双脚,咬紧牙关,用力制止狮子前进;普贤下方的昆仑奴,举手扬鞭,驱赶白象速行.1975年10月,敦煌研究院对第220窟重层甬道进行了整体搬迁,使底层完好的壁画重见天日,新剥出的甬道北壁正中,绘《文殊变》一铺,两旁为"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和"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各一身。《文殊变>>下方有发愿文一篇,写明窟主及绘画内容等,最后为纪年"于时大唐同光三年岁次乙酉三月丁巳朔廿五日辛巳题记之耳"。从文中"敬画新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一躯并侍从"可知,这幅"新样文殊菩萨"绘于公元925年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三年。这幅标名为"新样文殊"的《文殊变》十分引入注目,"新样"之"新",首先强调了"文殊"的重要,打破了以前文殊、普贤成对出现的惯例,使文殊单独出现。文殊手持如意,正面端坐在青狮之上,其右一童子捧物相迎,左为一圉人执绳牵狮,人和狮子均为五色祥云所托。其中圍人上方的残题记称:普劝受持供养大圣感得于阗......国王口(疑为于)......时与唐代《文殊变》相比,"新"在"昆仑奴"换成了"于阗国王",使现实人物直接进入了佛国世界,神人共处,并且摆在显著的位置。于阗国王的形象为高鼻,虬髯,穿四楼衫,长軸毡靴,红锦风帽,手握缰绳,叉开双脚,作制止狮子前进状。狮子回头张望,在互相呼应中,突出了"新样文殊"的主题.这幅"新样文殊",于阗国王亲自为文殊牵狮作奴,表明了于阗对文殊崇倌的狂热。值得庆幸的是在敦煌藏经洞中也保存了新样文殊的绘画。如P.4049就是一幅白描画,墨绘文殊师利坐狮子上,左侧一圉人长髯胡脸,着靴执鞭;左一童子,椎臀坦腹,双手捧盘,一比扶杖合十,有长者长须披帽与语,相向而立。这幅画上的形象和220窟新样文殊大同小异。或许,这幅画就是游方僧人从五台山带到敦煌,而后被翟奉达用做底稿的粉本。此外,敦煌藏经洞所出的一批印本新样文殊。进一步明确了画稿的来源应是五台山。这种印本新样文殊有先后差别很小的两种版本,庄斯坦因(即S编号)和伯希和(即P编号)收集品中,各有若干。印本上方雕刻的形象和222窟新样文殊的画面完全相同。:重要的是印本下方还有13行发愿文,首行明确声称:"此五台山文殊师利大圣真仪......"使我们确信,敦煌的新样文殊就来自中原五台山的粉本。此外,在甘肃陇东庆阳地区子午岭东麓酋村河北岸台地上的塔尔湾造像南侧,雕有文殊和普贤菩萨出行图各一幅。这幅文殊菩萨和P.4049白描图相类似,或许是直接来自五台山而演化成这种形象。另一幅经过演化、丰富的新样文殊,可以在安西榆林窟第三窟西夏时期所绘的《文殊变》中肴到。这个窟东壁两侧对称出现的文殊、普贤变具有新的风格。特别是在构图上,主题突出,又富有变化,在一片茫茫云海中,文殊乘坐青狮居于画面中心,前后左右簇拥着"圣众",背景山峰耸峙,树木葱郁,楼阁掩映,虹彩横空,颇有深远而神秘的气氛。特别是牵狮的于阗王和捧盘的善财童子的出现,表明仍然保持着新样文殊的基本特征。英高窟五代、宋、西夏、元时期的68幅《文殊变》,除了五代220窟的"新样文殊"之外,大都和晚唐的内容差不多,只是一些洞窟中的背景和"圣众"有所差异。只是各时代的人物服饰和绘画风格有所不同。引人注目的是到了五代、宋,曹氏还专建造了规模空前的第61窟"文殊堂"。它是莫高窟数一数二的大窟,也是惟一的以骑狮文殊为主尊塑像的洞窟。窟内西壁绘有47.6平方米的巨幅文殊圣地一一"五台山图"。五代时,敦煌出现文殊堂,把五台山"缩写"在莫高窟绝非偶然,是受了当时崇拜五台山风气的影响."才念文殊三两口,大圣慈悲方便来相救"。流行在当时的敦煌《五台山曲子》,正反映了这一地区对文殊崇信的情况。
第五节 日本僧人證觉一行贍礼五台山
继唐代日本僧人人台巡礼求法之后,五代时期也有一些至五台山巡礼求法的日本僧人。这是因为,日本宇多天皇于宽平六年(894)废止了遣唐使,又提出了禁止渡航***的消极锁国政策及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兵戈不断、战乱频仍之故。但从裔然的《人宋日记》看来,此时仍有以宽建为首的日本僧人超会、宽铺、澄觉、长安等十一人人华取经学法,瞻礼圣迹。宽建是日本兴福寺的僧人。醍醐天皇延长四年(926),他们一行获准入华,带着天皇敕赐的百两黄金及菅原道真、纪长谷雄的诗集各三卷、橘广相诗集二卷、都良香诗集一卷、小野道风的行、草书各一卷,于次年正月二十三日,塔乘华人商船至中国。宽建不幸闷死于建州浴室,他的从僧超会、宽铺、澄觉、长安等一行于后唐明宗长兴年间(930933)到达洛阳。逗留不久,便至五台山朝拜文殊,巡礼圣迹,且向五台山奉献了道贤法师捎带的藏经桶。藏经桶高五寸二分,口径一寸五分,内为铜质,外镏黄金,重量七两,上有铭文:"倭国椿谷椿山寺奉纳三部经一卷,为父母菩提敬白。延长三年(乙酉)八月十三日,道贤法师。"道贤法师(916-996),号曰藏,日本京都人,出身名门,为谏议大夫三善清行之子。十二岁上出家于金峰山椿山寺,二十一岁那年学密法于东寺。他为了给父母消灾息厄,获得无上菩提,祈求文殊护佑,而写经献桶于五台山。超会一行完成了他的这一宿愿,表达了他的孝敬之心和奉法之诚,也表达了他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之心。之后,澄觉至风翔、长安、洛阳、浙江一带参访,宣讲《唯识论》、式上生经》,还获敕赐紫衣及"资化大师"之号。宽铺在洛阳弘传瑜伽之教,受法灌顶的中国弟子多达三十余人,也获得"弘顺大师"之号。超会多在中国,曾在洛阳遇到永观元年(983)人宋的裔然大师,讲述了在华的活动情况。其时,他已八十五岁高龄,已经学通了汉语而忘记了日语。从上述宽建一行的入华至台情况看来,五代时候人华的日本僧人,其主要目的是瞻礼圣迹,为亲人祈求冥福,炫耀日本光辉灿烂的文化,向中国传经送宝。这就改变了人唐日僧以往取经求法的情况,说明了日本的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已从原来的向外求学、移植、吸收阶段,走上了创新、成熟、独立发展的道路,且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优秀文化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原文

  • 药师经注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