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常识网

儒家思想导读

发布时间:2022-10-26 09:08:57作者:药师经常识网
儒家思想导读 在本人的心目中,道家思想最为深奥莫测,佛家思想最能救人于痛苦,墨家思想适合穷人生活,儒家思想最是虚伪。尽管如此,小雅仍尊孔子为圣人,仍愿意为推行儒家思想尽自己最大努力,这是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社会腐败,孔子明知不可行而为之。这就好比一人溺于水中,孔子毫不犹豫地入水救人,而道家则“两臂重于天下”,如果救人有危险,则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寻找竹竿等物来救人,等人淹死了,佛家才跑来超度亡灵。

一、儒家的核心是什么

孟子派的很多人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而荀子派的很多人则认为是“礼”,也有人认为是“道”、是“德”、是“中庸”等等,说法不一。还有人认为,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八派各有侧重。小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不全面,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时孔子心里已经明白,“道”、“德”是最高的思想境界,所以才对弟子说他今天见到了龙,但最高境界的思想却救不了社会,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孔子极力推行“仁”和“义”。

现在的人们很容易搞糊涂“道德仁义”这些概念,因为道家所说的“道德”和儒家所说的“道德”是有点区别,道家重道而儒家重德,“义”作为墨家的中心内容之一,与儒家所说的“义”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义”是墨家的“义”,侠义、情义、朋友之义等皆是墨家所说的广义的“义”。如果不弄清这两家不同的义,势必会造成争论不休,最后边自己也不知所云,尤其是百度贴吧上争论的激烈程度已势成水火。

儒家(包括道家)所说的“仁”和“义”是一个思想的两个方面,天地已分,君臣就位,君对臣的“爱”称之为“仁”,而臣对君的“忠”称之为“义”。推广到行政或企业,上级对下级的包容、爱护称之为“仁”,下级对上级的支持、负责称之为“义”。对家庭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宽容称之为“仁”,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养老称之后“义”。你不仁则我不义,就是说上级对下级失去了仁爱之心,则会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不义,反之亦然,下级对上级不义,则上级也会对下级不仁。

回答儒家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分阶段才能回答,因为儒家在不断发展、扩充,就连孔子时代也是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孔子时代的核心自然是“仁义礼”三者,孟子则是突出“仁”的作用,荀子则突出“礼”的作用,但二者基本上还是孔子的主张,宋明之后,由于吸收了大量佛教禅宗思想,形成了“宋理学”、“明心学”的新“核心”。

二、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后人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认为是儒家做人的根本,这完全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是没有搞明白道德仁义礼的关系所造成的。“道”即“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之时,这个“有”具有“大德”,万物相生,生物者得“德”,被生者得“物”,所以失去“物”则得到“德”,因此也可以说“德生万物”。“德”是完全的付出,而不管被生的物是好是坏,因为在“道”或“德”的眼里,“好坏、美丑、对错、上下、前后”等都是物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会相互转化,所以“德”不会偏向任何一边,如果偏向一边则“失德”,所以道家处理矛盾的方针是“报怨以德”,“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你付出的“物”越多,自己得到的“德”就越多。

这儿就要提到孔子处理矛盾时的态度,当有人问孔子对“报怨以德”的看法时,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儿可以看出儒家并不和道家站在同一层次,而是已经有了是非对错的区别,所以处理问题就只能用“仁、义”的思想教化人们向“善”的一面靠拢,而“不仁、不义”则是背离“德”的行为。所以“德高望重”不是随便称呼的,只有此人德泽一方,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才能有此称谓。说某人很“仁义”也不是随便夸奖,当对方不仁时你要有义,当对方不义时你要有仁,也就是你要包容对方的过失,从而感化对方。

老子看明白了这个关系,所以书中总结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法家又补充了一句“失礼而后法”。“礼、法”是什么?随着社会发展、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用道德无法感化、用仁义也无法劝阻之际,儒家抛出了另一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法宝“礼”。这比当今所说的“礼貌”的礼要广得多,“礼”是对上至君主、下至百姓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具体说就是君主出门应该坐四马所拉的车、宴会舞蹈时可以8个人一排,而上大夫只能坐二马所拉的车、舞蹈时只能6人一排等一系列礼仪规矩,普通百姓之间也同样有很多规定,遇见长辈的礼仪、祭祀礼仪,连同吃饭的规格等包罗万象。

儒家的一个美好愿望是:如果你偏离了仁义之心,那么只要你按照圣人制定的“礼”来办事,你就会回归于仁义。那么事实上可行吗?显然不可行,小雅在后面将详述“人性善恶”来说明不可行的理由。行不通怎么办?孔子认为应扩大教育,孟子在教育的同时提出“智”,也就是教人多学知识,明辩是非。到了董仲舒则又多了一个“信”,这样“仁义礼智信”成了儒家做人的“五常”准则。小雅认为这也是行不通的,真正行得通的是法家的“法”宝,关于这一点,小雅将在法家文章中详说,“法”和“礼”同样是做人的行为规范,“礼”是靠道德思想来维护,而“法”是靠国家机器强制执行。

三、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

上面讲了“仁义”的最初思想,在现实中一个人既可能是上级,到另一地方可能变成下级,例如周公在周是臣,在鲁是君。有时儿子可能是父亲的上级,年小的是年长的长辈等等,也就是上下级别、年龄长幼困难等导致狭义的“仁义”思想发展成广义的思想,“仁”者仁爱、博爱,“义”者正义、正直之意,不再用于上下级关系。在这儿小雅要抱怨孔子,为什么不象老子一样写一本系统性的书,明确定义一下仁义礼呢,后人为此浪费多少口舌!

其实,孔子也是在不断学习总结之中,孔子一身好学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一直到70岁才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孔子的弟子也五花八门,有年长于孔子的,有官大于孔子的,有善于经商的、善于打仗的、善于外交的、也有强盗小偷等,孔子教学也因人而异,同样问仁而回答各异。



孔子非常注重礼仪,所作所为决不违反礼仪,这其中的原因可能许多人不知。礼仪非孔子首创,这是古已有之,夏朝商朝就已经有很多礼仪,周朝初期成王幼年继位,武庚串通管叔、蔡叔发动叛乱,被周公为首的人平息之后,周公便审时度势,及时修订了周朝一整套完整的礼仪,这套礼仪在其后数百年发挥了巨大作用。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效法三王之道,尤其是周公,所以孔子认为当前乱世之根源在于礼仪遭破坏,必须要恢复古礼。

个人认为,法无常法,礼无常礼,孔子的思想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不根据当前形势适时制定当时的礼制,则必然导致失败。因为周公之礼,到孔子时已经历时500年左右,无论是生活方式、物质的丰富程序、思想行为与500年前相比已是大大不同。当孔子见季氏身为大臣却用君主的排场时非常生气,以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大可不必如此生气,物质生活大大发展,礼仪必须随之变化。

孔子为什么要从政?推行仁义如果只限于老百姓,那是不成功的。仁义必定要上仁下义,如果国家政府对百姓没有仁爱之心,百姓必然民不聊生,最后官逼民反,社会动荡。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政府让百姓交许多税,而官员几乎是无官不贪,百姓必然痛恨政府,政府必然动用军队来镇压,千百年来无不如此。孔子当然看到这一现象,所以孔子周游列国,遍谒七十二君,目的是想从上层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

四、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孔子死后很快就进入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宣传推广自然由孔门弟子担当。孔子弟子众多,贤者也有70多人,有的修身、有的入仕、有的经商,而从事教育的主要有八家(不是八个人):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荀子)、乐正氏,这其中已经有部分派别无从考据,也有的属于从属关系,例如子思和孟子实为同一学派。孔子是因人施教,有的学问只传授个别人(例周易只传子夏),所以派别众多。

孔子虽然没有著书,却整理了大量文献,主要有六经:《诗经》、《书经》、《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因焚书坑儒造成《乐经》已失,所以六经变成了五经。这六经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教科书,孔子死后弟子们以孔子的言行为材料,集体编写了《论语》巨作,作为儒家经典核心教程,至今仍是儒家学说最权威的著作。之后孟子及其弟子异军突起,将日已式微的孔门之道推向了一个高潮,著有《孟子》一书。

后人(指朱熹)将五经连同《论语》、《孟子》,再从《礼记》里选出2章分别命名为《大学》、《中庸》合起来称为《四书五经》,小雅至今也不明白,这个《大学》、《中庸》有什么必要专门单列,完全是舍本求末呀,而真正集大成的儒家巨著《荀子》却不列入其中,实在是莫名其妙。荀子是孟子死后多年才出道讲学,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虽师法于宋研学派,却苦心钻研儒学,参合了百家思想,首创“性恶论”,圆满地解释了社会上辩论不清的理论难题,是儒家思想的最高结晶。

《礼记》既然是孔子整理,为什么又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呢?从师承关系来看,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大学》、《中庸》的内容是这一师徒之间传授的重点或心法,就其内容来说,《大学》就只有426字,其余全是曾子的解释,所以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是许多学者不承认的,唯一有说服力的就是《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

五、如何学习四书五经

当初学习时用的是朱子整理的繁体《集注》,当中大字小字混杂,各家注释罗列,让人头昏眼花,学习不是享受而是受罪,看了几遍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没有一人来指导,当时没有互联网,更不可能百度一下。后来我便采取一策略,所有注释一概不看,这样阅读速度明显加快,虽有部分不明白,但几遍看过来便也明白大意。这使我想起《侠客行》里面的碑文中的注释,不仅无益反而扰乱人的思维。学四书五经最大困难还在于所涉及的人物大都不熟悉,再加上一些文言似懂非懂,小雅之所以能通读这些,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本有扎实的在古文功底,同时也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没有这两点却能够兴致勃勃地读下去,小雅认为应该很难。

关于内容,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大学》只看426字的经文,其余解释一概不看;

2. 《中庸》只看朱子的序中的解释,其余经文一概不看;

3. 《论语》是重点内容,应反复通读,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4. 《书经》是关于尧舜禹汤周的史书,结合白话文明白意思;

5. 《诗经》有兴趣则多读,无兴趣少读可;

6. 《周易》中的《系辞》必读,其余根据兴趣;

7. 《礼记》大可不读,因为古礼除反应一下当时的思想,实无现实意义;

8. 《春秋》劝学网上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而为一,是最方便的阅读。

9. 《孟子》可不读。除体现孟子伟大人格,及一些警句名言外,剩下就是为政的失败经验。

10. 《荀子》可通读,因为“劝学网”的朋友不读荀子的“劝学”篇有点说不过去(玩笑)。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没有太多历史知识的人来说,多看一些历史小说、哲学评论等有助于快速理解,劝学网已经整理了许多历史小说和传记,以后还将不断增加。对于真心想学儒家思想的朋友,建议要反复阅读,思考是关键,这和看普通小说完全是两回事。

六、人性善恶之辩

性恶论的荀子出来讲学之时,性善论的孟子已经去世多年,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听到两位超级大儒来辩驳,而孟子的弟子虽与荀子辩论过,因其水平有限近似于无理取闹,到了唐宋韩愈、王安石、苏轼、扬雄等十多位文豪又争论的天翻地覆,直至现在仍未有定论,坚持性善者有之,坚持性恶者有之,坚持无善无恶者有之,坚持善恶混有者有之,更有人细化成性与情,将佛、老、孔三道菜炒来炒去,连欧洲哲学家也卷了进来。

孟子是针对告子以自然之性为本性来驳斥,根据孔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以小孩落井为例,救人者非图名非图报而是出自本性,得出结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小雅认为“孺子落井人救之”这论据是推不出“人性本善”这个结论的,从孟子开始仁义礼智的定义开始乱了。仁义与不仁不义本身就是善与不善的思想,礼是行为规范,智是判断能力。

荀子抛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治国方案就是要从事教育,劝人学善,制定礼义、法规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这一思想立即遭到孟子学生的反驳:“你的本性是善是恶,先师孔子的本性也是恶吗?”荀子又反驳道:“圣人与常人相同而没有区别的是人之本性;圣人与常人不同,胜于常人的,是他们能够比常人先一步认识人之本性是恶的,并为改变人之本性,制定礼义和法规,并且自觉地遵行礼义和法规,而使风俗美,朝政美!”

小雅观点,根据后人的辩论“性恶论”未必就正确,但性恶论所产生的方法论却是可取的。法家由此也找到加强法制的理论根据,难怪荀子的2个高徒皆为法家人物。反观孔子的思想真是博大精深,孔子在处理人性问题时,撇开了善恶之分,而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便包含了一切。所以孔子处理问题决不过分,用“温良恭俭让”来形容真是太恰当了。从“道”的眼光来看,孔子是真的理解了道,而孟、荀最多只是“近道”,因此孔子说“物以类聚,数以群分”解释了这一系列现象。

七、儒家何以成为正统

孔子生前虽然遭到讥讽甚至围攻,死后在弟子尤其是孟子和荀子的倡导下,儒学成了“显学”,即使在秦国以法家为主导的国家中,儒学仍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当吕不韦主政时,儒家思想更得到进一步推广。秦统一中国之后因术士以不死丹欺骗始皇随有焚书坑儒事件,据《太平御览》记载“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可见对儒家的重视程度。公子扶苏、二世皆有但是儒的文献记载。

汉朝初期主流思想也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但儒家也受到相当的重视,刘邦在打天下时对儒生极不尊重,得了天下之后却对儒家逐渐重视起来,并成为第一个亲自到曲阜孔庙祭祀孔子的皇帝。导致刘邦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有两个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叔孙通和陆贾。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公孙弘等大儒提出了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新思想,使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等百家思想而独尊儒术,此后儒家在各朝各代都占据了首要位置,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

许多人都知道“道家宜打天下而儒家宜治天下”,那么为什么儒家适合治世,为什么儒家会成为正统?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儒”的出处。自夏朝到周朝,主管文化教育的人称为“师”,主管祭祀及政务管理的人称为“儒”。在古代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非常复杂的事,祭祀的各种礼仪,甚至朝廷的各种礼仪统统归“儒”来管理,包括礼仪的制定、执行、监督等,因此儒生对各种礼仪特别熟悉。“儒家”这个名称是孔子死后才称呼的,因为这一学派的人最注重的就是礼仪。

任何一个打天下的皇帝,在夺取政权以后就要考虑治理国家,如果没有一整套的礼仪规范,朝廷必将乱成一团,刘邦当初开会议事时人声鼎沸,最后是吕后故意打碎一只酒杯才使场面安静下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最缺的正是儒生。另外还有一更重要的原因,坐江山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臣民安安分分、循规蹈矩,希望自己的江山太太平平,而儒家倡导的恰恰是君君臣臣,百姓对皇帝要忠,孩子对父母要孝,这正好是治理天下最好的麻醉剂,所以儒家必定成为政府最好的迷魂汤。

八、儒家的大劫难

儒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影响着每一个华厦子孙,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次浩劫,第一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虽然针对术士骗人进行的,但法家之外的各家都遭殃了。第二次是五四运动,是专门针对儒家的一次批判运动,这也许是物极必反,起因是一大批海外回国人士为了救国,将政府腐败、国家落后、民不聊生的原因统统归罪于儒家,儒家从此彻底下台,至今多数人尚未认识到儒家的冤情。第三次说来好笑,因为林彪“尊孔反法”,所以打倒林彪的同时也要打倒孔子,目的是防止复辟倒退。

既然儒家是政府对百姓的迷魂汤,那么五四反孔有何冤情?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五四反孔正确,因此小雅在此一定要指出冤在何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目的是要推行“仁义”主张,而“仁义”并不是只要求百姓对君忠对父孝,同时还要求君对民要爱父对子要慈。一般开国皇帝还能做到仁政,几代之后便腐败退化,不仅做不到“爱民如子”而是残酷压榨百姓,一旦百姓民不聊生,结果也只有起来造反。所以儒家倡导“仁义”并没有错,至今我们仍然倡导仁义,错就错在帝王只要求百姓忠孝,而自己胡作非为。

纵观诸子百家,真正为百姓着想的思想也就儒家和墨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是孔子始料不及也无法控制。这其中也有一些儒生为了一己私利而利用儒术为统治者卖命,当然这样的人应该很多,这和儒家思想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道家对这个人有用,他照样为自己利益而采用。

九、儒家思想的发展

小雅认为,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荀子已经很完善了。汉朝以后的大儒们吸收一些其它思想,如道家、佛家,将儒家思想重新用新名词解释一下,主体不离孔子本意,更多的大儒其实并无新意,只是用自己的话重复古人的内容。这其中不乏解释错了的人,因此随着年代久远,便会偏离孔子本意,于是有更多的人来反驳,就这样争来争去一直到现在,而且还将继续争执下去。

影响较大的首先是汉朝董仲舒,引进道家的五行学说创立谶讳神学,也就是你不管做什么好事或坏事,老天都会有某种感应,从而告诫皇帝你不要以为没人管得了你,上天在看着你呢。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唐朝韩愈,因儒学被混入许多异学,因此韩愈矢志复兴儒学道统,掀起了儒学高峰。宋朝儒学大家太多,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结合太极图在易学方面有很大突破,尤其是邵雍。

南宋朱熹是二程的徒孙,继承了二程的理学并有重大突破,二程和朱子所编的《四书五经集注》更是后人学习的唯一教科书。所谓“理学”主要是参合了禅宗的思想,认为一个东西,这所以是这个东西,而不是另一东西,以及该东西是怎么来的,又将怎样变化而去,这其中必然有一个“理”,如果认识了这个“理”,也就认识了一切。

朱子的“理学”影响很大,一直到明朝的王阳明才用“心学”来推翻“理学”。心学是陆九渊所创,到王阳明才发展到顶峰。王阳明认为,理学的物物皆有理,这一点不错,但这个理不是在物中,而是在心,心就是理,认识自己的本心便认识了世界。这也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即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人心在动。

虽然朱子对后人所作贡献很大,但小雅并不敬佩朱子,不是因为朱子在解释四书五经时有许多错误,也不是因为理学偏离了孔子本意,是因为朱子严格限制弟子学禅而自己却暗自看了很多禅书,修身没有修好。王阳明的思想在日本韩国影响非常大。清朝以后除顾炎武、龚自珍学问人品还可以称道,其余如曾国藩、康有为皆欺世盗名,不值一谈。

十、结束语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笔下的圣人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他们的行为至高至圣,没有任何超出仁义的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汉景帝时曾围绕“汤武受命”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昏天黑地的大辩论,正方是以辕固生为代表的儒家,与反方是以黄生为代表的道家,正方认为“桀纣荒乱,失却民心,汤武讨伐,天经地义,顺应民心”,而反方认为“汤武臣子,以下犯上,决非天命”。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质疑更多,驳斥最彻底的是台湾的柏杨,引经据典将舜禹假禅让描写得腥风血雨,却又言辞凿凿令人不由得不信。小雅认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误,柏杨所说事情应该是真实的。小雅甚至认为孔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事实,孔子之所以只说其正面事迹原因只有一个:“教育”。这和我们在家教育孩子是相同的,无论哪个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劝人为善,即使自己是小偷是坏人,也是只将正面的事情来教育孩子,只有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判断能力之后,父母才会适当地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

本人说这些并不表示孔子不值得尊敬,事实上我的心目中有两个人特别敬重,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孙文。我在国外时看到许多国内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周恩来有私生子、孙文私下曾签订过卖国条约等,这些事情即使真的存在,小雅也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就算有也不妨碍我尊敬孙文。孙的诗词文章比不上毛,军事指挥能力比不上毛,权力政治斗争比不上毛,就因为孙文的“三民主义”是真正的让人民作主,真正为人民着想,凭此一点足矣!孔子也如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原文

  • 药师经注音

  • 药师经讲解

版权所有:药师经常识网